一、实验目的
1.测定圆框试件(如图2所示)0至60º圆框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切向应变分布,分析切向应变变化趋势,确定零应变位置。
2.测定圆框试件A-A截面分别由轴力引起的应变和弯矩引起的应变。
3.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拉压实验装置一台。
2.YJ-4501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
3.圆框试件一个(已粘贴好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1. 实验原理
载荷F作用在试件(见图8-1)的对称轴线上时,A-A截面有轴力,有弯矩,由于对称条件没有剪力。方框试件的弹性模量为70GN/m2。轴力引起的正应力为:
(8-1)
弯曲应力随着距离对称轴的距离大小不同而改变,但是其最大值是确定的,弯矩对A-A截面内圈处产生的弯曲正应力为:
(8-2)
其中的MA是A-A截面上的弯矩,F是载荷。
图8-1 试件分析图
因此根据材料力学叠加原理,有
(8-3)
WZ为A-A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S为A-A截面的横截面面积。
2. 实验步骤
1. 将试件按照轴对称施加荷载的方式加到装置上。
2. 打开测力仪开关,将应变片以单臂半桥接线法接至应变仪各通道上。
3. 检查应变仪灵敏系数与应变片是否相同,不同则设置成相同。
4. 进行实验:
a.加初始载荷0.3kN,将应变仪各通道置零。
b.加至1.3kN,记录读数。
c.退回至0.3kN,重新置零。
d.再加载至1.3kN,记录读数。如此步骤,重复三次。
5. 将A-A截面应变片以双臂半桥接入电路,按照步骤4进行实验。
6. 将A-A截面应变片以对臂全桥接入电路,按照步骤4进行实验。
四、实验数据
表8-1 试件内表面应变表
读数应变 载荷 (F)KN |
A-A内表面 με |
白线4 με |
白线5 με |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0.3 | 0 | 3 | 0 | 1 | 0 | 2 | 0 | 0.7 | |||||||
1.3 | 315 | 311 | 313 | 313 | 206 | 204 | 204 | 204.7 | |||||||
读数应变 载荷 (F)KN |
白线6 με |
白线7 με |
白线8 με |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0.3 | 0 | 0 | 0 | 0 | 0 | -2 | 1 | -0.3 | 0 | -4 | 1 | -1 | |||
1.3 | 72 | 70 | 70 | 70.7 | -102 | -101 | -101 | -101.3 | -293 | -291 | -292 | -293.7 |
读数应变 载荷 (F)KN |
A-A外表面 με |
绿线4 με |
绿线5 με |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0.3 | 0 | -2 | 0 | -0.7 | 0 | 0 | 0 | 0 | |||||||
1.3 | -195 | -193 | -193 | -193.7 | -109 | -108 | -108 | -109.3 | |||||||
读数应变 载荷 (F)KN |
绿线6 με |
绿线7 με |
绿线8 Με |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0.3 | 0 | 0 | 0 | 0 | 0 | 2 | 0 | 0.7 | 0 | 3 | -1 | 0.7 | |||
1.3 | -6 | -6 | -6 | -6 | 129 | 128 | 129 | 138.7 | 289 | 286 | 286 | 287 |
读数应变 载荷 (F)KN |
A-A截面双臂半桥 με |
A-A截面对臂全桥 με |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1 | 2 | 3 | 平均 |
0.3 | 0 | 2 | -1 | 0.3 | 0 | 0 | -1 | -0.3 | |||
1.3 | 683 | 678 | 679 | 680 | 146 | 145 | 147 | 146 | |||
五、数据处理
1.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0至60度圆框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环向应变分布,确定零应变位置。
答:
图8-2 圆框内表面的环向应变分布图
图8-3 圆框外表面的环向应变分布图
结合曲线走向,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圆框内表面环向的零应变位置出现在处。
圆框外表面环向的零应变位置出现在处。
2.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A-A截面由轴力引起的应变和弯矩引起的正应力。
答:根据上面实验数据,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知识计算如下:
(1)由实验数据可知,A-A截面由轴力引起的平均应变为:
所以A-A截面由轴力引起的正应力为:
(2)由实验数据可知,A-A截面上内圈处由弯曲引起的平均应变为:
所以A-A截面上内圈处由弯曲引起的正应力为:
3.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A-A截面最大,最小正应力。
答:根据材料力学公式,截面总应力为:
因此A-A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
因此A-A截面的最小正应力为:
4. 理论计算A-A截面轴力、弯曲引起的正应力以及最大、最小应力。
答: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分析如下:
(1)首先计算出A-A截面的弯矩。
由双对称条件,从A-A处截开,可知
,
只有为多余约束,记为。因为截面A-A的转角为零,所以。
现计算和,方程如下:
将和带入中去得:
所以由轴力F引起的正应力为:
A-A截面内圈处由弯矩引起的正应力为:
A-A截面的最大正应力为:
A-A截面的最小正应力为:
5. 比较、分析A-A截面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之差异。
答: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知识计算如下:
(1)A-A截面由轴力引起的正应力比较:
理论值:
实验值:
相对误差:
(2)A-A截面内圈由弯曲引起的正应力比较:
理论值:
实验值:
相对误差:
(3)A-A截面内最大正应力比较:
实验值:
理论值:
相对误差:
(4)A-A截面内最小正应力比较:
实验值:
理论值:
相对误差:
六、实验结果
根据前面计算可以看出,实验计算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现列表如下:
表8-4 结果比较表
比较对象 | 实验值 | 理论值 | 相对误差/% |
A-A截面拉应力/MPa | 5.11 | 2.98 | 71.7 |
A-A截面内圈弯曲正应力/MPa | 24.8 | 31.91 | 25.4 |
A-A截面最大正应力/MPa | 28.91 | 34.9 | 17.1 |
A-A截面最小正应力/MPa | -18.69 | -28.9 | 35.4 |
七、思考题
1. 本实验,是否可以同时测定圆框试件A-A截面分别由轴力引起的应变和弯矩引起的应变?提供组桥方案,并写出轴力和弯矩与读数应变的关系式。
答:可以。布片方案如下,在A-A截面内侧与纵向对称轴相交处贴应变片,外侧与纵向对称轴相交处贴应变片,并且在前后两侧竖向对称轴与A-A截面交点贴上和。与通过双臂半桥接线方法接入电路,得到的读数是弯曲引起的最大正应变的两倍;与串联接入单臂半桥电路,得到的读数是轴力引起的正应变值。
轴力与读数应变的关系式为:
其中A是试件的横截面面积,是试件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2. 简述本实验是如何分离出A-A截面上的拉伸正应力和弯曲正应力。
答:本实验可以通过双臂半桥组桥,得到的读数表示A-A截面上两倍的最大弯曲正应变,通过对臂全桥组桥,得到的读数表示A-A截面上两倍的拉伸正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