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背景
随着国际分工拓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生产力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国际交往能力。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学校不是终结性教育,目前高职教育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的需求和潜力发挥上。终身教育日益提倡,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知识更新的能力非常重要。
(2)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会带来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的媒体将更加多样化,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
2.专业背景
(1)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2)专业服务面日益扩大。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从传统的机械行业为主,已经扩展到轻工、电子仪表、通信、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就业岗位除担任技术员之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电气设备维护、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上述背景的变化对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3.本专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我院数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充分的表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背景的重要变化,企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专业人才适合的岗位主要有: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修;机电、电气、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管理、产品辅助开发等。
通过对有关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调查表明,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修养,能合作共事不断努力学习的本专业人才,将具有很大的就业空间。
二、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作的通知》精神,确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改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我省乃至全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本专业明确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思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它始终抓住发展这一根本问题,面向产业、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为企业输送人才,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新颖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加大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坚持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入世育人才“,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学生边生产实践,边学习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鲜明,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社会创造了直接价值.培养出大批能讲、会做,懂经营、善管理,有创业能力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
(二)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强调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教学内容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按照传统办学模式,黑板上“种田”,讲台上“开刀”,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探索校企合作、院所合作育人的路子,一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为
学生开辟实习实训的空间;二是以“协议合作,互惠互利”形式,充分
利用企业资源办学;三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与开发区可
耐福公司,开关总厂,海螺集团,日立电器等公司签定长期合作协议,
依托他们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并接纳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四是学
校与科研单位合作开辟育人新途径。
(三)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本科高等学校的学科知识性教学系统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逐渐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验:
一是调整和改革教学计划,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确保新教学体系
的实施。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计划中,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6:4。与此同时,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做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断线。
二是调整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三是建立新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四是通过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新的教学体系提供保障。近两年,共投入近100万元,用于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其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如校内实训基地现有16个实验实训室、占地4000平米。
(四)依靠本地政府、服务地方经济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紧紧依靠芜湖市委和市政府,服从服务于地方经
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赢得了社会
各界的广泛支持。促进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社会和学院相互促
进、同步发展.它充分说明了,高职高专学校只有积极为行业和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赢得更大的支持;也只有积极为行业和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
四、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一)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负责运行、检测、设备安装、
调试、维修的应用型,工艺型人才。
根据市场需求来确立我们的改革思路是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
的需要。我们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教育。
1.身体素质教育
加强身体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运动队伍,
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我们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除了学生课内的马、哲、史等课程外,还通过每周三的定期学习,读报活动及看教育片等形式,来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3.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切实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 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能力分析分解表:
职业能力 | 能力要求 | 课程设置 |
基本素质 |
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思想品德政治理论 |
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 体育 | |
能较熟练的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及有关技术资料 | 英语 | |
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知识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
掌握VB程序设计解决工程问题 |
VB程序 设计 |
|
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的基本知识 | 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 | |
掌握电学、磁学的基本理论 | 物理 | |
掌握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 工程力学 | |
机械工程基础能力 |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装配图的画法 | 机械制图 |
掌握有关工程力学、机械及机械零件、液压传动方面知识 | 机械工程基础 | |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 | 机制工艺学 | |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机械零件的一般设计计算方法 | 机械设计基础 | |
掌握机床的基础知识,了解机床的用途、性能、原理和典型结构 | 金属切削机床 | |
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 液压传动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能力 |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定律、常用测量仪表的使用 | 电路 |
掌握对模拟电子电路一整套完整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 模拟电子技术 | |
掌握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方法 | 数字电子技术 | |
掌握电子线路自动化设计的操作与分析、设计 | 电子线路仿真设计 | |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的知识及其调速方法 | 电机拖动基础 | |
机电控制 技术 |
掌握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电力电子技术 |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
掌握交直流调速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能解决实际控制系统的问题 |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 | |
掌握企业中常用电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设计方法 | 机床电气控制 | |
掌握PLC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 可编程序控制器 | |
掌握工厂供、配电有关知识、计算方法,有一定识图、设计能力 | 工厂供电 | |
掌握传感器技术,能处理一般自动监测系统的问题 | 自动检测与转换 |
五、 理论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高职学院的特色,以“够用”为原加强对学生理论课程理解和掌握。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进一步修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
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见附件一)
六、 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重点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实践教学要自成体系,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和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做到项目确定,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专业教学总学时的40%~50%。
1.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经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熟练使用常规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具有电工电子线路和常用控制系统的测试分析能力。实验内容除验证性项目外,应有较多的设计开发性项目。单独开课的实验课程为: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实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验、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等,实验教学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2.实训教学。在现有实训的基础上,丰富实训内容,规范操作工艺,切实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创综合实训,培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综合实训要贯彻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校内校外实训并重的方针,综合实训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的第一学期,为期两周综合实训结束时,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完成一个综合实训方案的报告。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从任务书,课程设计指导书,课题质量和课题数量,实施方案到考核和管理全面实现规范化。课程设计要理论结合实践,以动手型为主。设置的主要课程设计项目有:电子装置的设计制作,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调试。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交直流调速系统的整定和调试以及微机技术应用和工厂供电。
4.社会实践。有组织和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主要指社会考察、专业参观和勤工俭学活动,克服专业学生社会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每个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必须撰写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报告。
5.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要与解决一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生产实际问题为主,毕业设计要尽可能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题要反映技术进步。
6.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规划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计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进行:在校内,计划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加大硬件投入,购入一批能反映实际生产的实验设备,目前,已有自动控制系统(交、直流调速)实验装置,电力电子实验台(主要含有PWM、SPWM环节)和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开发系统,电子线路设计排版软件、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等,还需进一步加强充实。
计划在一年内,在所需硬件条件到位的同时,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按本专业的前沿的技术指标对已有的设备进行改制,通过自己动手,由教师带领学生再自制一批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实验装置,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尽可能多的开设实验、实训内容。
在校外,就近和芜湖市科技开发区建立校企联合,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穿插到时间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际可联系实际生产,充分锻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成立电子制作小组之类的学生组织,给予足够的实践机会,提供场所、仪器设备和教师辅导。现已与芜湖市科技开发区的可耐福公司、日立电器公司、盈嘉电机、海螺公司等建立了培训和毕业生就业等协议。 根据我系的实践情况来看,通过进一步的设备完善配套,该方案的实施时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