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都高居全球榜首。庞大的电梯数量给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事故电梯存在的场所,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再到建筑工地;事故电梯种类从直梯到扶梯;发生的类型从电梯滑坠到扶梯骤停,从轿厢不到位到困住乘客……频发的电梯事故,为城市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
电梯从设计、生产、现场安装到维护、检修,整个链条很长,在安装使用的全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上海电梯行业协会副会长梅水麟说,近段时间以来,已经多次发生电梯踏空造成人员坠亡事故,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现场是否有明确的安全警戒标识;二是电梯维修时为何出现电梯门打开的情况。
梅水麟分析,电梯轿厢更换或维修时,其他楼层电梯门却打开,而且没有必要的警示阻挡设施,层层违规才酿成惨祸,实质上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排除,可能就成为“定时炸弹”,所以很多国家对于电梯安全非常重视,如美国电梯安全法就经过20多次修改,很多改进就是建立在“血的教训”上。
质检总局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电梯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接近。但由于电梯数量近些年高速增长,所以压力前所未有。
电梯超龄多 维保存隐患
根据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电梯的数量在30万台以上。
在诸多安全隐患中,目前对国内电梯使用安全威胁最为突出的是“老龄化”危机。根据统计,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超过163万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上世纪90年代安装的电梯,使用时间达十多年,甚至有的电梯使用时间超过20年。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规定电梯强制报废年限,导致大量老旧电梯还在带病运行,增加了电梯事故的发生率。
“目前上海15年以上高龄的老旧电梯粗略估计占电梯总量的15%,包括每个区的地铁的自动扶梯、老式小区的厢式电梯、一些大商场的公共电梯等,这一数字每年都在递增。”梅水麟对记者表示,这些“超龄电梯”,如果维保工作没有跟上,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梯事故的发生,80%以上的事故还是发生在维保环节,也就是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这与特种设备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有关。
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电梯维保的主要依据是《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维保单位按照合同,受物业公司的委托对电梯进行15天一次的维保。但是多数维保单位规模小、能力弱、待遇差,难以培养和挽留高水平技术工人。加之很多电梯的业主都实行“维保分包”,第三方为了节省成本,很容易造成维保不到位,隐患增多。
电梯“高龄”,加上维保疏失,让每天跟电梯打交道的使用者心存疑虑。家住上海浦东一个老旧小区的胡凯就向记者描述,自己所在的小区建成时间比较早,常遇到电梯出问题的情况。“虽然也和物业反映过,但维修毕竟是治标不治本,常出故障却能通过年检,我也觉得奇怪。”
据新华社
教学电梯模型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是为了配合大中专院校、技校、职业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电梯维修物业管理部门等有关电梯专业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演示,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了解电梯、使用电梯,培养出更多的电梯专业人才,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要,我公司经过深入探索研究,精心设计的。
教学电梯模型是根据最常见的升降式电梯结构,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其结构与实际电梯完全相同,且几乎具备了实际电梯的所有功能。事实上可以把它看作是小型化了的真实电梯。为了便于教学,电梯大部分部件均是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使得电梯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同时,电梯的运行过程,以及每个动作都十分明了,且可以反复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很直观、透彻地了解、掌握电梯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了以往电梯教学中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或是参观实际电梯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无法全面了解其内部结构及运行过程等种种实际问题。
教学电梯模型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松下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逻辑智能控制,交流变频调速(VFO)驱动,其硬件结构的组成及功能与实际电梯完全一样。具有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操作简单、能耗低和便于教学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