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一:上线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学习”专栏。一是大咖讲AI,邀请业界著名专家、学者,打造人工智能的“百家讲坛”;二是鼓励师生学AI,汇聚15门虚拟仿真课程和8门企业课程,让大家边用边学,感受人工智能的无穷魅力。同时,将开发智能小工具和上线智趣问答应用,增加学习乐趣。



行动二: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智能升级。一是开发上线“智能学伴”,支持各地各校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通过进行学生学情分析、构建学生画像,实现资源个性推送;同时健全学生终身学习档案,通过记录学生行为数据、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从而支撑全民终身学习。二是上线智能工具,支撑教师备课、课堂互动、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功能,帮助教师实现减负的目标,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三是促进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在供给侧方面,智能汇聚部委、地方、行业以及高校的相关岗位信息,通过智能对接为需求侧学生端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简历生成等就业服务。
行动三: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谋划启动“LEAD行动”,加快研制教育专用大模型“智思体”(GEST),立足教育领域知识储备的优势,优先在10个场景上推动垂类应用,率先领跑,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行动四:将AI融入“数字教育对外开放”。一是搭建数字教育国际平台,推出人工智能“中国方案”;二是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先行先试区;三是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四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教育双多边合作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技术,还是一种理念。要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科技向善”,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筑起围栏。以高标准的伦理和安全,保障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